b体育·bsports吕梁:“民生愿景”化为“幸福实景”“口袋公园”如璀璨星辰,点亮城市每个角落,不仅为城市增添了绿意,更为市民的休闲生活开辟了新天地;伴随着老旧小区的改造,沉淀着岁月痕迹的燃气、供水、供热管网焕发新生,为城市安全和居民福祉提供了坚实保障;大力推进的吕梁新区场馆建设,为城市的未来描绘出一幅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新图景……
当前,城市建设逐渐进入存量时代,城市由大规模增量发展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建设改造的主要模式。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精准聚焦民生关切和城市建设的短板弱项,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让吕梁老区变得更加美丽宜居,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过去,这里环境确实有些杂乱,居住条件也不理想。这两年,政府因地制宜,把这里改造成了一个小公园,还添置了一些休闲健身设施。”在离石区交通路社区,住在建材厂小区的居民樊富仁,指着家门口新建成的“口袋公园”告诉记者。
作为一名退休教师,樊富仁亲眼见证了这片区域的变迁。自从家门口修起了“口袋公园”,他每天都会来这里,上午锻炼身体,下午和邻居们下棋聊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老年人有了锻炼的地方,孩子们也有了玩耍的空间,我们的城市治理确实越来越贴心了。”老樊满意地说。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近年来,我市秉持“开放共享”理念,加大对主城区违章建筑拆除和裸露土地、闲置空地整治规划,越来越多“小、精、美”的“口袋公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小区门口、街边、路口等地,成为了居民休憩、锻炼和社交互动的好去处。
“小游园周边人员密集,配套设施少,我们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在小游园里增设了廊架、座椅,栽植了可以遮阳的大乔木,因地制宜配备了体育健身休闲设施,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市局园林处相关负责人冯凯介绍说。
城市“边角料”变成靓丽空间,“口袋公园”装点起百姓的“幸福生活”。目前,我市先后建成“小微绿地”“口袋公园”20个,提升改造小广场游园项目3个,正在建设2个。一座座小巧玲珑的“口袋公园”和星星点点的城市绿地,不仅让主城区更通透,而且美化了城市的容颜,成为一张张独特的城市名片。
2024年12月5日,在世纪广场北面的永宁西路,寒风中,几台高空作业车伸出长长的吊臂,正在将工人们高高托举到楼层上方,建筑立面的美化工程在寒风中仍然如火如荼,旁边的几栋楼房已经完成涂装,淡的“新服色”,让城市中心的这一批老建筑焕发出青春的光芒。
围绕城市美化、亮化,我市在持续打造“口袋公园”的基础上,还在永宁中路、永宁西路、世纪广场周边、滨河南路段、文丰路等6条街道启动了城市更新项目,对沿街建筑立面、屋顶、亮化、景观绿化和人行道铺装等展开改造。并以打造群众美好生活家园为目标,以适老适幼改造为重点,坚持“一区一策、一区一品”,丰富小区服务供给,努力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触手可及的生活。
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配套建设老年日间照料间6个,设置不少于180平方米的室外健身场地、健身慢行道等公共活动场地20个,为43个小区加装电梯69部。
我市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确定为2024年重点抓好的20件大事要事之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的使命感,将283个小区列入改造计划,全力推进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位于离石区永宁东路的市经贸小区,自2000年建成以来,见证了岁月的变迁。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区的房屋及配套设施逐渐显露出老化的迹象,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在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后,专业施工队开始进驻,不仅小区的水、电、暖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更新,建筑保温b体育·bsports、楼顶防水、智能门禁系统等原来没有的设施也纷至沓来。
“在这里居住了这么多年,看着小区逐渐老化,心里难免有些失落。但现在,政府的改造项目就像是一场及时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还让我们的家园重新焕发了生机。”居民张树义站在焕然一新的小区里感慨地说,话语中充满了对改造工程的感激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按照市委“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指示精神,我市在改造初期即建立了共建共治的协商机制,以小区为单位,由市住建局、区政府、街道、社区、网格、小区、楼栋及单元等八方主体成立协商议事机制,利用微信群、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我的小区我做主”问卷调查,充分征求住户意见,将居见充分融入设计方案,改造小区住户参与度达98%以上,做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
“综合考虑国家建筑节能标准与居民诉求,我们在改造过程中,将外墙保温层厚度提升至10厘米,新增屋面及地下室顶板保温层,更换系统断桥节能窗户。改造后,不仅冬季居民卧室平均温度可提升10摄氏度,每个采暖季还能为每户居民节省200元至300元的采暖费,全市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113600.5吨。”市住建局城市建设科工作人员胡晓东告诉记者。
为确保这项重大民生工程的顺利推进和高效实施,我市推动市住建局、市局、市能源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通联办、地电公司、东义天然气公司等部门共同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明确改造主体责任,合理安排施工时序,统筹路面开挖,集中施工,避免反复开挖。同时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资金筹集使用管理长效机制的通知》,从建立健全资金共担机制、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健全债务偿还管理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小区品质提升,反哺小区“自我造血”,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
“2024年,全市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83个,改造污水、供热、燃气等各类管网118.6公里、电力线个,人民群众居住水平明显提升。”市住建局局长白旭平介绍。
主城区在拆墙透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中推进城市更新,承载着未来发展希望的吕梁新区也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交通、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持续发力。
新安大道是新区目前在建的重要民生工程,是新区南北向主干路,建设工程南起离石区文丰路北,北至方山县军纬七路。项目完工后将有力改善我市交通环境状况,进一步提升新区城市建设水平、完善城市功能。
“吕梁新安大道项目全长18.5公里,包括七座跨线桥,一座互通立交,经过我们多个班组持续不断的努力,目前已经实现了东半幅道路通车。”吕梁新安大道项目执行经理宋义明告诉记者。
2021年开工的吕梁市双创中心作为我市打造创新创业和对外开放的新平台,经过三年的建设,目前已完成各项建设任务。项目投用后将进一步为产业项目落地提供用地保障,促进产业升级。
“今年,我们全员上岗,加班加点推进建设,确保项目按时完工。目前,1号、2号、3号楼及附属工程的水、电、抹灰、吊顶等内部装修已全部完工,具备使用条件。”吕梁市双创中心精装修项目总工任凯介绍。
推进吕梁新区主要场馆建设也是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的20件大事要事之一。在吕梁新区体育场项目施工现场,从酷暑到寒冬,常常能见到工人们抢抓工期进度的作业场景。
该项目是吕梁新区重要标志性工程之一,作为高标准建设的体育场所,自开工以来便备受关注。项目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可容纳2万余名观众。项目建成后,将填补我市标准体育场所缺失的空白,成为集体育竞赛、大众健身、文化表演、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型多功能场所,进一步丰富市民体育文化生活,提高城市服务功能。
“经过我们几年来加班加点的全力奋战,目前包括屋盖主体、看台框架主体、中心场地体育工艺、幕墙、看台等工程及室内装饰装修、室外附属工程已全部完成。”吕梁新区体育中心项目体育场工程技术负责人原丽鹏告诉记者。
来自市新区建设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除了体育中心体育场、双创中心2个项目已经完工外,主城到新区快速路项目乔家沟及沙麻沟控制性桥梁工程已完工,市档案馆、博物馆、地方文化展示馆项目钢结构主体已封顶,其余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之中。
随着城市更新的深入推进,吕梁老区正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那些老旧的街区正被绿色和艺术点缀,那些曾经的烦恼也在被新的便利和舒适所取代,居民们的笑颜,已成为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居民将共同见证,这座城市在变革中绽放出的绚丽光彩,书写出属于每一个人的美好生活新篇章。(记者 刘少伟)